首页 科技资讯正文

潜望式变焦镜头 2019 最热门智慧型手机镜头设计

admin 科技资讯 2020-02-19 293 0

智慧型相机搭载多镜头的战役正打到白热化,各品牌智慧型手机想尽办法找出空间,让更多镜头可以放进手机中,这样的目的最终都是让光学变焦的目的可以更容易实现,而且利用多镜头的合成来提高色彩饱和度与细节清晰度。这时有个从相机厂转移过来的技术,慢慢在有限空间中找出可以放入更大範围焦段的镜头,这名为潜望式结构变焦镜头的技术,就在今年铁定会成为最热门的智慧型手机技术。

在 Kisplay 记忆中,最早将潜望式变焦镜头结构实现在智慧型手机上,台湾品牌 ASUS 可说是始祖,2015 年 ASUS 与日本光学大厂 HOYA 合作打造出具有步进式马达搭配 4 枚非球面镜片、4 枚玻璃镜片与双稜镜,可在一倍到三倍间进行无段式光学变焦,虽然这在卡片型相机上并不少见,但这可是在智慧型手机上的一大突破。

image
*From ASUS

 

就在 2017 年的 MWC 上,OPPO 将潜望式变焦镜头再次端到檯面上,推出 5 倍双镜头无损变焦镜头,但当时在量产与市场需求上遇到了阻碍,一直到今年(2019)才正式宣告採用潜望式变焦镜头智慧型手机已经具有量产能力,并推出具有 10 倍混合光学镜头手机,预计 2019 年第二季推出搭载这技术的智慧型手机。无独有偶,独佔相机评测网站 DxO 排行首位多年的 HUAWEI,预计也会採用这样的技术来设计全新的智慧型手机,力保手机拍照之王地位。

Find X

 

为什幺这项技术突然之间从智慧型手机崛起呢?原因有三个,1. 手机背面的镜头数已经到达极限、2. 手机镜头光学放大倍数到达极限、3. 这是最容易有创新感受的技术。

 

手机背面的镜头数已经到达极限

从双镜头手机开始,到现在已经看到推出三镜头、四镜头、五镜头,甚至还有 16 颗镜头手机,这幺多镜头搭上对焦感测器、补光灯一起摆在机身上,就好像莲藕一样,对于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似乎已经到达忍耐边界,对于手机外型设计师来说应该也不知道该怎幺让这幺多镜头可以好看的摆放,如果使用潜望式结构,应该就有办法降低镜头数量到不要让人恐惧。

NOKIA 9 PUREVIEW.PNG

 

手机镜头光学放大倍数到达极限

大家如果有看到许多鸟类摄影专家在拍摄时,它们的镜头就像大砲一样,为的就是让望远功能变的更强,而且维持一定的光学成像水準。那手机这幺薄,该怎幺才能有这幺大的望远效果呢?稜镜就是解决方案!潜望式结构镜头就是使用稜镜来 90 度反射影像,并将镜头排列方向由与背盖垂直,变成与背盖平行的方向,让这空间可以放入足够的镜片来进行影像放大与调整。

而这项技术不只可以达到智慧型手机最大的放大倍数外,还能够连续焦段的光学变焦,以华为 Mate 20 Pro 来说,三颗镜头分别为 0.6 倍广角、1 倍主镜头、三倍光学望远镜头,那如果我的构图要 0.8 倍或是 2 倍?这时候就只能用广角镜或一倍镜去数位放大,当然现在的数位放大画质补偿都可以称为无损变焦,但与真正光学变焦还是有差异。

如果你没有感觉潜望式结构对智慧型手机的贡献,可以比较一下 ASUS ZenFone Zoom 与 Samsung K Zoom 的外型差异,就知道为什幺今年潜望式镜头会成为主流了。

image
*From ASUS

 

最容易有创新感受的技术

智慧型手机的比拚中,相机绝对是最关键的一点,尤其是 Android 阵营。在系统上,都是使用 Android 系统,顶多就是界面上的差异与自行加上的功能,差异并不会太大;而处理器除了三星与华为外,几乎都是高通的天下,在两大关键都相去不远的情况下,相机镜头是自由度最高的,也成为最有办法创新而且让消费者最有感的地方。

而这次的潜望式结构认真说并不是真的创新,因为已经被实现在相机上了,所以研发时可以更集中的开发,是目前看来最容易可以马上让消费者有感的技术。当然各家一定都会针对不同需求开发自己的潜望结构,以 OPPO 来说就使用单稜镜的方式,之前的 ASUS 则使用双稜镜,这样的差异一定也是相当困难的,不过比起弄出一个像是从来没在手机上出现的可变光圈,或许要容易多了。

 

潜望式镜头真的这幺简单?

潜望式镜头看来是让智慧型手机的相机,有办法更接近单眼相机的方法,但这样的结构其实问题并不小,最先要克服的还是在画质上,要通过这幺多镜片的画质递减是一大问题,但要广角又要望远,没有这幺多镜片又很难解决色差、像差与变形问题;而在结构内的微型步进式马达、镜头结构的抗震能力…等,都是非常关键的,相信这些在光学镜头厂商们一定会提出另手机品牌满意的解法。

目前台湾供应链部分,无论是大立光或是亚光,都有提出潜望式镜头的设计,接下来的潜望式镜头热潮来临之际,除了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好用的智慧型手机外,对台湾供应链的助益相信也会非常大,让我们开始期待今年的热潮吧!

更多 MWC 2019 消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